技術文章
數(shù)控彎管機彎管過程是怎樣的?
閱讀:967 發(fā)布時間:2021-10-8 數(shù)控彎管機的彎管過程是先向機床內置計算機輸入導管的成形數(shù)據(jù),然后放置管坯,由機床自動控制彎曲成形。為此,首先需制出導管實樣,通過對實樣測量得出原始管形數(shù)據(jù),再把數(shù)據(jù)傳輸?shù)綌?shù)控彎管機的PC機中,然后修正管形數(shù)據(jù),使彎制的導管與實樣一致。
導管一般由若干個直線段和彎曲段組成,參見下圖。圖a所示為導管的三維模型圖,導管的規(guī)格為LF2-M-G10×1,總長160mm;圖b所示為該導管的矢量表示。繪圖過程是將管子放在空間坐標系中,并將管子的直線段用其中心線表示,相鄰的中心線延長產生交點,而相鄰兩交點連線的方向就表示了矢量的大小和方向。于是,依次以前一個矢量為標準,計算出下一個矢量相對于前一個矢量的方向和大小,即“增量管形數(shù)據(jù)”,進而得出彎管數(shù)據(jù)。
1.參數(shù)的確定
該導管彎管前除彎曲半徑外,還需確定以下參數(shù):
(1)直線段AB的長度。
(2)彎曲角度BCD,即第二條直線段與條直線段之問的夾角。
(3)直線段DE的長度,兩圓弧之間的切點距離。
(4)空間轉角Ot,即第二個彎所在平面與個彎所在平面的夾角,即ACF平面與CFI平面的夾角。
(5)彎曲角度EFG,即第三條直線段與第二條直線段之間的夾角。
(6)直線段GH的長度,兩圓弧之間的切點距離。
(7)空間轉角 是第三個彎所在平面與第二個彎所在平面的夾角,即CFI平面與FIK平面的夾角。
(8)彎曲角度 K是第四條直線段與第三條直線段之間的夾角。
2.數(shù)控彎管的主要步驟
(1)檢查材料狀態(tài)(包括尺寸、規(guī)格、爐批號及表面質量等)。
(2)通過管子測量機測量標準實樣的空間走向,確定彎管參數(shù)。
(3)將所測數(shù)據(jù)編程并傳遞給數(shù)控彎管機。
(4)彎曲成形。